杨万泰,男,198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85年3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主要从事阴离子活性聚合的研究。经过艰苦努力,提出了多种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和学术价值的构思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合成、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光聚合及可控性表面接枝聚合、聚合物表面改性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开发、梯度引发自由基聚合、光引发乳液聚合。
1993年6月被评选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1999年荣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1999年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授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获批准。目前已发表论文16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20项(五项已获得发明专利证书)。
张东辉,男,1967年出生于浙江,普陀区螺门人。1985年作为优秀中学毕业生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读书。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4年在纽约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应聘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科学系任教,2000年升为副教授;2004年被聘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致力于发展有效的理论与计算新方法研究发生在气相、团簇、固体表面、以及生物分子中的原子分子运动、反应、能量转移等。
先后获新加坡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00),新加坡国家科学奖(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200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表数十篇论文,其中20篇发表在世界化学物理最权威的杂志上。张东辉在精确计算多原子反应研究上已占世界领先地位。
,1967年出生于安徽,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材料学科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领域专家,他在新能源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新增“高效储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都担任了领导职务和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无机材料与能源化学及高能电池的研究,针对氢、锂、镁等无机材料的化学能/电能储存与转化所存在的反应活性低、动力学缓慢、物质输运和电荷传递受限等科学与技术难题,带领团队开展能量高效储存与转化探索研究,通过化学、纳米和能源的交叉学科研究,探索使用新材料,来提升能量转化效率与能量储存密度,并从这两个方面优化电池效能。
岳建民,男,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 1984 年毕业兰州大学化学系 , 并于 1984-1990 年在兰州大学化学系相继获硕士及博士学位; 1990-1993 年在昆明植物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 1993-1994 年在英国 Bristol 大学 从事 博士后工作; 1994-1996 年在昆明植物所任副研究员; 1996-1999 年 联合利华实验室先后任高级研究员和项目组长; 1998- 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天然先导结构的发现与研究。内容包括新颖结构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结构优化和构效关系研究,以及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完成和负责完成数十种药用植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获得 1200 余个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超过 500 个,一些新化合物基本骨架十分新颖。发现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合成。 这些研究为解决一些名贵中草药的重大化学和生物活性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 120 篇,申请专利多项。
赵宇亮,男,研究员,博导,现任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973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纳米重大项目共同首席科学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苏州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生物效应分析,放射化学。如,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低毒性肿瘤治疗与诊断纳米药物;低毒性纳米材料的分子动力学设计与表面化学修饰;核能纳米技术。
已发表国际SCI论文167篇,以及中文刊物论文近50篇。率先将这个新领域的知识体系化,编著了该领域的世界上第一部专著《Nanotoxicology》,2007年在美国出版,主编出版了9部《纳米生物效应》系列丛书,推动了这个新的分支学科在国内外的形成和发展。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开创了纳米毒理学领域在我国的起步、形成和发展,同时使中国在该领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郭子健,男,1961年10月出生。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配位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1994年获意大利国家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至1999年分别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作访问学者和研究人员。1999年回国,同年担任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内容包括:1)金属药物的设计及作用机理研究:新型含铂、金、钌等抗癌配合物的设计及生物活性;临床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等;2)金属人工核酸酶的设计及应用:含铜、锌等金属配合物在核酸识别与切割中的应用;3)生物锌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与构筑。
1999年起担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目前担任Chem. Soc. Rev., Inorg. Chem., Dalton Trans., J. Biol. Inorg. Chem., J. Inorg. Biochem.等国际期刊的编委以及《中国科学:化学》等多个国内刊物的编委或副主编。
彭孝军,男,1962年出生,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009-)。现任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民盟大连市副主委。
研究领域:生物分子荧光探针;高稳定性、长波长、大Stockes位移的荧光染料及其在生物芯片、荧光PCR、DNA检测、蛋白质分析、荧光免疫分析、DNA测序、细胞内小分子(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功能性染料、颜料及其工业应用;染料超分子体系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分子内电荷转移、分子内质子转移、分子功能的调控,数码喷墨用染料与颜料。
1995年辽宁省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2000年“大连市十大科技青年” ,2000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2001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辽宁省首届攀登学者。2010年辽宁省领军人才。
谢在库,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基本有机原料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主要从事催化新材料与催化反应化学研究工作。研制成功多产二甲苯的MXT-01 甲苯歧化与C9芳烃烷基转移β分子筛催化剂。
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正在主持国家“973”项目“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创制的基础研究”,以及中石化重点研究开发项目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00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基金会侯祥麟技术奖,2002年被评为中石化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
谢作伟,男,1964年1月生,博士及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
研究领域:金属碳硼烷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及结构研究;碳硼烷阴离子的合成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小分子的活化及其大分子(聚合物)的合成。
安博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