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氟化工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鼓励氟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为氟化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国家对氟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也日益严格,这对氟化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市场需求层面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铝工业的快速发展,氟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对高品质氟化工产品的需求更是旺盛。
报告期内,国内外新能源、半导体、5G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应氟化工新材料的配套需求。多氟多的氟基新材料主要是以氟元素为基础的一系列材料,相关产品主要包括铝用氟化盐和无水氟化氢,其中铝用氟化盐产品包括无水氟化铝和高分子比冰晶石。
公司作为无机氟化工领域的领军企业,无水氟化铝产品凭借高质量、稳定性和良好的技术支持,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鉴于无水氟化铝优良的产品性能和绿色的生产工艺,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淘汰湿法氟化铝、限制干法氟化铝、引导发展无水氟化铝,其中包括实施无水氟化铝税则号单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环境保护综合名录和绿色工艺名录等措施。
无水氟化氢是生产各类无机氟化物、含氟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基础原材料。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无水氟化氢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在锂电池、光伏等行业,无水氟化氢作为关键原材料,其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国际上,无水氟化氢行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全球氟化工产业的不断升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无水氟化氢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公司经过多年对产品质量的深耕以及下游客户的积累,产销量稳定,每年可创造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在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影响下,氟化工行业产能逐步向头部公司聚集,公司氟基新材料业务经营稳健。
电子信息材料,泛指专为电子工业配套使用的精细化工材料,因其高技术含量、高性能参数而被业界誉为“精细化工皇冠上的明珠”。我国电子化学品产业起步较晚,国内企业凭借持续不断的研发努力,成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逐渐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推进下,电子信息材料正朝着品种多元化、质量高端化、纯净度严苛化、附加值提升化等方向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各国为发展电子工业而优先开发的关键材料之一。
报告期内,公司电子信息材料产品包括以电子级氢氟酸为代表的湿电子化学品、以电子级硅烷为代表的干电子化学品及电子化学品。
电子级氢氟酸是湿电子化学品中的一种,其主要应用在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太阳能光伏和LED制造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旺盛。多氟多是国内首批突破UPSSS级(G5级别)氢氟酸生产技术并具备相关生产线的企业,也是全球为数不多能生产高品质半导体级氢氟酸的企业之一。公司半导体级氢氟酸现已批量供应台积电、三星等头部半导体制造企业,具备先发优势。
电子级硅烷是干电子化学品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能源、材料等领域,多氟多子公司浙江中宁硅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硅烷产品在光伏、面板和半导体行业已实现批量供应。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子气体在行业中的地位凸显,国内企业纷纷加快泛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迭代步伐,部分生产、提纯、检测和容器处理的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全球话语权显著提升。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其发展将会大幅增加对算力的需求,量子计算作为一种颠覆性的计算体系,将使算力获得指数级别的增长,基于同位素硅的量子计算机的应用成为可能,特种四氟化硅和特种硅烷在量子计算机芯片上的应用会被提上日程;在5G技术广泛推广和深入应用的推动下,智能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对液晶面板屏的需求将不断攀升,为液晶面板屏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国企业在柔性显示、MicroLED等领域的研究也将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相关产品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碳中和正逐步成为新一轮的国际共识,各国竞相加快进程,光伏市场在超预期的发展背景下,行业技术升级迭代加速,产能迎来爆发式增长,对电子化学品等级要求逐渐提高,将持续支撑电子化学品的产业升级及规模增长,为公司电子信息材料版块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将会创造公司新的价值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企车型的日益推新、智能化的不断赋能、充换电等基础配套设施的持续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认可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带动了动力电池产业链规模持续扩大。同时,各国能源结构在碳中和背景下加速转型,全球储能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发电装机量持续高速增长,电化学储能可平滑风光发电的波动性,已逐渐占据储能新增装机的主导地位。
据行业机构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调研显示,在经历了2020至2022年的快速增长,锂电池产业链在2023年显露出增长放缓的迹象。市场疲软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方面:新招标项目的数量大幅减少、企业目标完成率偏低和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令据GGII预计,2024年中国的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超过1100GWh,同比增长27%,正式进入TWh时代。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820GWh,同比增长20%;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过200GWh,同比增长25%。在新能源材料端,预计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的四大主要材料的出货量都将实现超过20%的同比增长。正极材料的出货量将超过300万吨,锂电隔膜的出货量将超过220亿平方米,负极材料的出货量将超过200万吨,电解液的出货量将超过130万吨。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材料核心产品是以六氟磷酸锂(LiPF6)及其他多种新型锂盐为代表的电解质材料,为锂电池电解液的关键材料之一。据《中国六氟磷酸锂(LiPF6)行业发展(2024年)》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增长26.1%,达到16.9万吨,但是由于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滑,市场规模仅为194.4亿元,同比下降53.7%。
据EVTank数据,六氟磷酸锂平均价格由2022年最高峰接近60万元之后,开始震荡下行,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度的波动主要受上游成本推动和供需关系影响,但是随着下游新能源行业逐步由过去的爆发式增长转变为平稳增长,企业对供需关系的把握将更加准确,六氟磷酸锂价格将逐步告别暴涨暴跌,进入平稳发展的新阶段。而具备成本控制能力和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整体市场的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在新产品方面,公司目前已拥有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六氟磷酸钠(NaPF6)等其他新型电解质千吨级生产线,规模居行业前列,技术领先,且已得到下游电解液客户的广泛认可。未来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建设,以期巩固公司在电解质行业的领先地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以及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新能源电池行业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各国纷纷公布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并出台一系列战略性支持政策,全球汽车产业正迎来电动化浪潮的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不仅代表着环保、节能的未来出行方式,更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这一趋势预示着新能源产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机。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 1.4万亿元。随着技术路线不断迭代,PHEV类型长寿命以及快充电池,314Ah、530Ah、560Ah大容量储能电池等快速推出;圆柱类标准化电池体系以及电池细分领域快速演化,新能源企业需要持续增加研发能力和产能投资建设能力。
随着气候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储能产业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我国高度重视储能产业的发展,并为此进行了深入的战略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国家层面综合性储能政策。政策明确规划了新型储能在未来十年的总体发展目标,设定了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的具体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技术应实现规模化发展,并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则应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这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充分显示了我国推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决心,并为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伴随着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通讯基站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日益拓宽,储能行业正逐步从政策引导配置向市场化推动的发展阶段过渡。在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下,储能行业将在未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高速的发展。
面对锂资源阶段性紧缺的问题,钠离子电池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钠离子电池在轻型动力、快充快放、大储能电池上取得长足进步,上下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对钠离子电池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单独或联合多个部门相继出台《“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等相关政策支持其发展,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电池体系的开发得以快速推进,产业链也趋于成熟,规模化生产和成本优势日益突出。
公司涉足新能源电池领域以来,布局海外储能并联合建厂、轻型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目前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累计产能已达8.5GWH。已经形成度的市场布局,产品涵盖方形储能类电池、轻型车圆柱类电池以及快充类三元软包电池。
2023年期间,公司共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手续4个,包括公司《110kv输变电站项目》、《年产2000吨钠离子电池用六氟磷酸钠及1.5万吨电解液项目》、《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功能添加剂项目》和《河南省氟基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有效支撑了公司的项目发展。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氟硅行业领军企业,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河南省氟基功能新材料创新中心、河南省氟基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河南省无机氟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含氟精细化学品工程实验室、中原学者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公司牵头建设河南省氟基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河南省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氟基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与郑州大合成立智慧元素研究院,与河南理工大学携手建设新材料学院。公司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工业强基工程、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国家级项目24项。
依靠创新驱动,多氟多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特色创新之路。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申报专利1,340项,授权专利843项,其中发明专利224项;主持制、修订10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2项国际标准,研制出6项标准样品。公司“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磷肥副产氟硅资源高质利用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23年度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公司在做好自主研发的同时,尤其注重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分别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过程所、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中科院兰化所、中科院青岛所、中科院青海盐湖所、郑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30余家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
安博电竞